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384 - 322 BC)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384 - 322 BC)
希臘哲學家及科學家,出生於 Macedonia 的 Stagira 。亞里士多德跟柏拉圖 (Plato) 及蘇格拉底 (Socrates) 同為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父親是宮廷裏的醫師。十七歲那年,他到雅典的柏拉圖學院 (Plato's Academy) 就讀。在那裏他逗留了二十年,並由學生晉升為老師。公元前三四七年,當柏拉圖逝世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他朋友 Hermias 管治的地方 - 小亞細亞 (Asia Minor) 的 Assos,充當Hermias 的顧問,並娶了Hermias 的外甥女,誕下女兒 Pythias。公元前三四五年,當 Hermias 被波斯人俘虜及殺害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 Macedonia 的首都 Pella。在那裏他擔任國王幼子 - 將來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 的老師。公元前三三五年,亞歷山大登基,亞里士多德便回到雅典並建立自己的學校 - the Lyceum。由於師生們都很喜歡在廣場上散步時討論學術問題,Lyceum 又被稱為「遊方學校」(Peripatetic school)。當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三二三年逝世後,在雅典出現強烈的反 Macedonia 人情緒,故此亞里士多德便退休回到祖國的 Euboea,並於翌年逝世。
亞里士多德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著作蓋涵了不同類型的題材。三本古代書表顯示他的作品超過一百七十種。跟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出版對話錄 (Dialogues),不過除了被後期作家所節錄的部分外,其它全都散失了。他也曾經綜合總結其它哲學家的觀點,並於不同範疇的著作 - 如音樂、光 學和諺語書 - 中被引述,但當中亦只有少量資料得以流傳下來。然而,在 Lyceum 學校內則保存有很多未經出版的亞里士多德手稿作為課程教材的基本,這些手稿後來經過收集和整理,由曾任 Lyceum 校長的 Andronicus of Rhodes 給每篇文章一個命題,於亞里士多德逝世後二百年編輯成綜合本,致使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成為後來西方哲學歷史的基礎。
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以邏輯學論文為首,稱為 "Organon" (意思是明白哲學理論基礎的工具)。其次是關於大自然的文章,其中在《物理學》("Physics") 中,他指出了解釋自然世界的原理。亞里士多德又對自然世界的各方面進行詳細研究,包括動物解剖、大自然中的創生及腐化過程以至天文及氣象學等。還有,亞里士多德曾在一系列名為 "Ta Meta ta Phusika"(即現稱 Metaphysics - 形而上學)的文章中稱存在哲學為第一哲學 ("First philosophy")。另外,亞里士多德又把他在道德學上的著作留給他的兒子 Nicomachus,故又稱為 "Nicomachean Ethics"。亞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還包括 《the Rhetoric》,《the Poetics》 及 《the Politics》等,但這些著作大都已殘缺不全了。
在天文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是一個有限大的圓球體,而地球則處於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央部份由四種原素所組成,它們分別是泥土(Earth)、空氣 (Air)、火 (Fire) 和水 (Water)。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中,四種原素都有各自的「恰當位置」(Proper Places) ,而「恰當位置」則由原素的重量所決定。每種原素均自然地以直線 - 泥土向下而火向上 - 移向自己的「恰當位置」,然後停下來。故此地球上的運動都是直線進行和終會停止的。相反,天空上的物體則無休止地循複雜的圓形軌道運動,並由第五種原素 - 「以太」(ether) - 所構成。由於「以太」的超然地位,除了在運動中的位置改變外,「以太」是永恆不變的。另外,亞里士多德又認為較重物體的下墜速度會比較輕物體的快,這個錯誤觀點要俟到十六世紀,當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 (Galileo) 從比薩斜塔上擲下兩個不同重量圓球的實驗中才被推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