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你們讀歷史,舉凡國家要滅亡,都是內部先出問題,先壞在自己身上。唐太宗,他那麼能,也是亡在內部。】

多言傷人 

多言傷人 
【古人有言:「多言傷人」說好話說多了,好話也傷人。所以「言多必失」。佛家言沈默,孔子也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口為禍福之門,「口」是出大毛病處啊!】

功夫要精勤 

功夫要精勤 
【讀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你們《四書》都快讀完了,功夫如何呢?……你們要把肚子當圖書館,讀過的書,都要裝在肚子裡,如果把書裝在皮箱裡,大水一來,書被流走了,學問又在哪裡呢?】

注意因果 

注意因果 
【不論在公家機構或私人機關,領薪水,要注意因果。盡責了,則對得起這份薪水。若是義務的也要盡力,不可因義務而不盡心,這些都有因果。即便是說一句話,也是有因果,不可不慎。】

居仁由義 

居仁由義 
【國家的好壞就在你們身上,須知萬法唯心造,你們若心事明白,作為純正,在社會上,處處公道,不作私弊,有了這二條,就能辦出好事。】

做對社會有益之事 

做對社會有益之事 
【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利益的,我就幹。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害的,我就不幹。我不管它,這件事情是流行不流行。現在是流行搶銀行、要紅包……,這事我絕對不幹。那麼,見洋人叫洋爸爸,我怎麼也不幹。活著我是一個中國人,死了我也是一個中國鬼。你查查中國曆史,凡是念書的,都有點骨子。即使是畜生還有這樣子的。大家須知道,狐狸死在遠處,跑不回來,它倒下來時,頭的方向,必得朝向它的窩,這樣死得纔瞑目。不沖著它的窩,是死也不瞑目,畜生尚且如此啊!】

失學

失學
【你們都是失學的一代,要更用心好好地學,並且要發心教導下一代,否則他們更可憐,中國文化一點也銜接不上。……想要中國再延續下去,必得落實中國文化。……凡是中國人都要讀中國的歷史。】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古德里克 (Goodricke, John)(1764-1786)

古德里克 (Goodricke, John)(1764-1786)
英國天文學家及化學家,出生於英國的約克,父親亨利.古德里克在荷蘭擔任外交工作。古德里克自幼嚴重失聰,根本聽不到聲音,所以也無法學懂說話。他父親把送他進愛丁堡一間供失聰兒童就讀的學校 - Braidwood 學院 - 接受教育,而失聰作家塞繆爾.莊臣也因此成為古德里克的老師。古德里克在學校裡的表現非常不俗,後來更轉到沃林頓學院讀書。沃林頓學院是英國北部不信奉國教的著名學院,學費非常昂貴,也沒有特別為聾人提供任何服務。但古德里克抱負很大,而他富裕的家庭環境也令他能應付高昂的學費支出。
約翰.古德里克在多個領域都相當成功。他以由眼鏡鏡片製造的簡陋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又聽取其知心朋友愛德華.Pigott 的意見,對英仙座的 b 星 - 「惡魔星」(Algol) - 作有系統的研究。他對「惡魔星」光度轉變的可能成因作出深入的解釋,令一些著名天文學家也感到驚訝。基於興趣,他繼續研究雙星並寫了一本名為《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書,內容是關於他對「惡魔星」、仙王座 d 星和許多其它恆星進行觀測的結果,其中寫道﹕「發現位於美杜沙頭部的光亮星(即「惡魔星」)的光度轉變週期,並進行一連串觀察」。

龐斯 (Pons, Jean-Louis)(1761-1831)

龐斯 (Pons, Jean-Louis)(1761-1831)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Peyre。龐斯自幼家貧,只接受過基本教育。一七八九年,他在馬塞的天文台負責看守天文台,並按照觀測者的指示進行有關天文的工作。由於龐斯勤奮聰慧,故此不久便獲准自行使用儀器進行觀測。他對恆星的分佈有過人的記憶力,所以觀測範圍內輕微的轉變都能夠察覺到。一八零一年,龐斯展開他搜尋新彗星的生涯,直至一八二七年,他差不多每隔一年便發現一顆新彗星。
一八一三年,龐斯獲升職為助理天文學家,五年後更成為助理台長。同年,他因發現三顆彗星而獲巴黎科學學院頒發「拉朗德獎」 (Lalande Prize)。龐斯懷疑他所發現的三顆彗星中,其中一顆已由恩克 (J. F. Encke) 在一八零五年發現,並把自己的想法向恩克提出。恩克因此著手計算該彗星軌道資料並發現它的週期為 3.3 年,同時亦估計彗星會於一八二二年回歸。結果,呂姆克 (K. Ruemker) 於澳洲看到該顆預期的彗星。這顆彗星被命名為「恩克彗星」﹔但恩克自己卻經常把它稱做「龐斯彗星」。
龐斯一生發現或曾參予發現的彗星共有三十七顆。一八二七,龐斯的視力開始衰退,四年後更完全停止了觀測工作。一八三一年十月,龐斯於佛羅倫斯去世。為紀念龐斯,天文學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奧伯斯 (Olbers, Heinrich Wilhelm Matthaeus)(1758 - 1840)

奧伯斯 (Olbers, Heinrich Wilhelm Matthaeus)(1758 - 1840)
德國醫生及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Abergen (今不來梅的一部分)。他於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畢業後便在不來梅一帶行醫。一七七九年 ,他發現了一個至今仍被天文學家採用的彗星軌跡計算方法。奧伯斯一生發現了好幾顆彗星,第一顆於一八一五年發現並命名為「奧伯斯彗星」。他又在一八零二年及一八零七年分別發現兩顆小行星 - 智神星 (Pallas) 和 灶神星 (Vesta)。他認為小行星是一顆原本環繞太陽運行的大行星分裂而成的。一八二六年,他提出「奧伯斯佯謬」(Olbers' paradox) ,指出若宇宙是無限的,而當中的恆星分佈又是到處均勻的話,則整個天空無論日夜都該像太陽般光亮。這個佯謬要直待到發現可見宇宙是有限 (半徑可能不超過二百億光年) 後才獲得解釋。

拉普拉斯 (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1749 - 1827)

拉普拉斯 (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1749 - 1827)
法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法國的諾曼第 (Normandy)。他的主要工作是發展數學方式來分析牛頓的引力理論。利用引力理論,拉普拉斯成功解釋了太陽系內各行星的運動。他又証明這些運動是穩定的,其他外來物體 - 如彗星等 - 所引起的微擾只是暫時性的。在一七九九至一八二五年期間,他編寫了五部論著,有系統地記錄了他畢生在引力理論方面的數學研究工作。

皮亞齊 (Piazzi, Giuseppe)(1746-1826)

皮亞齊 (Piazzi, Giuseppe)(1746-1826)
意大利天文學家,出生於逢泰因瓦爾泰利納 (Ponte in Valtellina)。他在米蘭穿上 Theatines 的修士服並於聖安東尼奧 (San Antonio) 修道會完成修士見習期。他遵從教廷的命令往米蘭、都靈、羅馬和熱那亞的學院讀書。並在眾導師如蒂拉博斯基 (Tiraboshchi) 、貝卡尼亞 (Beccaria) 、 Le Seur 和雅基那 (Chiarmonti) 的教導下培養出對數學和天文學的興趣。有一段時間,皮亞齊在熱那亞教授哲學,後來轉往新建的馬爾他大學教授數學。一七七九年,他在羅馬成為神學的教授,並於翌年到巴勒莫 (Palermo) 學院出任高等數學教授一職。一七八九年,皮亞齊在卡拉馬尼利 (Caramanico) 王子 Vicerory of Sicily 的資助下成立天文台,並分別於一八零三及一八四一年出版恆星目錄。
一八零一年,當皮亞齊在觀察一顆在早期編制目錄中有記載的小恆星時,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 - 谷神星。可是他只能夠進行了三次觀測﹔後適逢高斯 (Gauss) 剛想出如何利用數學方法計算小行星的軌道位置,致使谷神星的發現得以被證實。而為了表揚皮亞齊的貢獻,第一千顆被發現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赫歇爾 (Herschel, Sir William)(1738 - 1822)

赫歇爾 (Herschel, Sir William)(1738 - 1822)
德裔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漢諾威 (Hannover)。他本是個音樂教師及風琴演奏家,但他把所有餘暇都花在天文學研究和數學上。一七八七年,他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並以當時英王喬治三世命名,現在這顆行星稱為天王星。後來他又發現土星的衛星及繪製了一個包括超過八百顆雙星的星表。一八一六年,赫歇爾因天文學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

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1730 - 1817)

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1730 - 1817)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法國的 Badonviller。他繪製了一個星表來區分彗星和星際間朦朧的物體,稱為「梅西爾星團星雲表」,而他在星表中所制定的星體編碼則一直沿用至今。

帕利奇.約翰 (Palitzsch, Johann)(1723-1788)

德國農夫及天文學家,於一七五八年再次發現哈雷彗星。一七九一年六月六日,他觀察金星凌日,並留意到在凌日開始和結束時出現在金星和太陽之間的能帶,即是所謂的 "Black Drop Effect",由此證明金星是有大氣層的。另外,他又發現大陵五 (Algol) 的光度轉變週期是兩天二十小時五十三分。

賴特 (Wright, Thomas)(1711-1786)

賴特 (Wright, Thomas)(1711-1786)
英國天文學家。一七五零年,他提出銀河系是一個碟型的恆星系統,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差不多是中心的位置。賴特對星雲也感興趣,他認為星雲是類似銀河系的恆星系統,但距離我們非常遙遠。

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Mikhail Vasilyevich)(1711 - 1765)

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Mikhail Vasilyevich)(1711 - 1765)
俄羅斯作家和科學家,出生於俄羅斯的 Denisovka (在 Arkhangel'sk 附近,現稱為羅蒙諾索夫),被認為是俄羅斯科學的始祖。 一七五五年,他協助籌建莫斯科國立大學。五年後,他出版第一本俄羅斯歷史書。羅蒙諾索夫摒棄了當時流行的物質理論,率先研究氣體動力理論,並成為第一位成功量度水銀冰點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在金星凌日中發現金星擁有大氣的人。

布拉德雷 (Bradley, James)(1693 - 1762)

布拉德雷 (Bradley, James)(1693 - 1762)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 的 Sherborne,畢業於牛津大學的 Balliol College。一七二九年,他宣布了關於恆星像差和光行差的發現及理論,同時,他又發現了「章動」(nutation) 現象 - 地球自轉軸的擺動。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工作期間,布拉德雷進行了很多極度準確的觀測,這些觀測結果對後來的天文學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一八一八年,德國天文學家貝塞耳 (Bessel, Friedrich) 利用布拉德雷的觀測結果來計算恆星的位置,從而編製成一個精細而詳盡的星表。

哈雷 (Halley, Edmund)(1656 - 1742)

哈雷 (Halley, Edmund)(1656 - 1742)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倫敦。他在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後受牛頓理論的激發而對天文學產生興趣。他是第一位嘗試計算彗星軌跡的科學家,又鼓勵牛頓撰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並於一六八七年替牛頓出版這部驚世鉅著。一七二一年,哈雷被委任為御用天文學家並開始了其後十八年對月球環繞地球運行的研究。哈雷最著名的著作《彗星天文學概論》("Astronomiae Cometicae Synopsis") 在一七零五年出版,其中他引用了牛頓的運動定律,加上從觀察彗星所得來的資料,再利用數學推算出彗星是循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一七五八年,「哈雷彗星」(Comet Halley) 的回歸證明了哈雷關於彗星的理論是正確的。

弗蘭斯蒂德 (Flamsteed, John)(1646 - 1719)

弗蘭斯蒂德 (Flamsteed, John)(1646 - 1719)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德貝 (Derby) 附近。他先在德貝一所免費學校讀書,後畢業於劍橋大學。弗蘭斯蒂德是第一位御用天文學家,並於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建立時 (一六七五年) 成為第一任台長。一六七六年,他開始了連串的天文觀測,又修正了當時天文表上的錯誤,為現代天文觀測踏出第一步。弗蘭斯蒂德所編製的星表到一七二五年才正式出版,名為《不列顛天文志》("Historia Coelestis Britannica"),其中包含超過三千顆恆星。而他在研究月球所得的資料則被牛頓引用來證明萬有引力原理。

羅默 (Roemer, Olaf)(1644-1710)

羅默 (Roemer, Olaf)(1644-1710)
丹麥數學家及天文學學家,生於丹麥的奧爾胡斯 (Arhus),是第一個能相當準確地估計出光速的人。一六七五年,他首次計算出光速為每秒225,000 公里,而在第二十次運算後,他把光速修正為每秒299,793 公里。另外,羅默利用本輪 (epicycles) 改進行星表。同時他又為改善丹麥 (尤其是哥本哈根) 地區的生活作出了實質貢獻。

牛頓 (Newton, Sir Isaac)(1642 - 1727)

牛頓 (Newton, Sir Isaac)(1642 - 1727)
英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英國的 Lincolnshire。他在自然科學上貢獻良多。在數學方面,他是微積分的其中一位創立者。在物理學方面,他揭開了光和光學之謎,又寫出三條關於物件運動的定律,稱為「牛頓運動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並繼而發現萬有引力及其數學理論。一六八七年,他出版革命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正式確立了「萬有引力理論」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Gravition)。除了在自然科學上的成就外,牛頓在煉金術、神秘主義和神學上都有深入的研究。

惠更斯 (Huygens, Christiaan)(1629 - 1695)

惠更斯 (Huygens, Christiaan)(1629 - 1695)
荷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荷蘭的海牙。他發現關於波運動的原理 -「惠更斯原理」- 及發展光的波動理論。在天文學方面,他發現了土星光環及土星最大衛星 - 泰坦 (Titan)。他又研究關於圓周運動中離心力理論,對日後牛頓發展他的重力定律幫助很大。

卡西尼 (Cassini, Giovanni Domenico) (1625-1712)

卡西尼 (Cassini, Giovanni Domenico) (1625-1712)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意大利。卡西尼一生對天文學貢獻良多,其中包括發現土星的四顆衛星 - 土衛五(Rhea)、土衛八(Iapetus)、土衛四(Dione)和土衛三(Tethys),又觀測火星、木星的自轉及土星環的結構,並指出土星環中的一道暗縫 - 後稱「卡西尼環縫」(Cassini's Division)。另外,他還計算出地球跟火星間的距離,又精確地推算出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同時,卡西尼也是最早有系統地觀察研究黃道光(zodiacal light)的人。

赫維留 (Hevelius)(1611 - 1687)

赫維留 (Hevelius)(1611 - 1687)
波蘭天文學家,出生於波蘭的但澤 (Danzig)。他在荷蘭的 University of Leiden 修讀法律,後到歐洲各地遊歷,直至一六三四年才回到但澤,並當上了鎮議員及從事釀製啤酒的工作,而天文學則是赫維留的主要興趣。一六四一年,他開始在自己家裡建造望遠鏡。他對月球表面的研究及關於 "the libration of the Moon in longitude" 的發現 (記錄在一六四七年出版的《Selenographi》(Lunar Topography) 中) 則成為月亮地形學的基礎。另外,赫維留亦是首批觀測水星凌日的天文學家。同時,他又觀測太陽黑子,編製星表,發現四顆彗星及研究土星的相變。

(Bayer, Johann)(1572 - 1625)

(Bayer, Johann)(1572 - 1625)
德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Rhain。他編製了第一個蓋涵全天球的星表,並於一六零三和一六二七年的 "Uranometria"內發表。在星表中他引進了 "Bayer Designation",把希臘字母分配給不同恆星,而這種命名方式現今己被廣泛使用。

克卜勒 (Kepler, Johannes)(1571 - 1630)

克卜勒 (Kepler, Johannes)(1571 - 1630)
德國天文學家及自然哲學家,出生於德國 Wurttemberg 的 Weil der Stadt。克卜勒除了寫出並証實他的三條行星運動定律 (Kepler's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s) 外,他在光學方面也貢獻良多。在數學方面,他亦是創立微積分的先驅。

里帕席 (Lippershey, Hans)(1570-1619)

里帕席 (Lippershey, Hans)(1570-1619)
荷蘭眼鏡製造商,出生於德國西部的韋瑟爾,後於荷蘭西南端小鎮 - Zeeland 的首都 - 米德爾堡定居。十六世紀末,意大利人引入製作鏡片的全新技術。利珀海很可能是其中一個最早結合運用凸透鏡和凹透鏡而製成第一具望遠鏡的人。

伽利略 (Galileo)(1564 - 1642)

伽利略 (Galileo)(1564 - 1642)
意大利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出生於意大利比薩附近的 Tuscany。在天文學方面,伽利略是首個利用望遠鏡作天文觀測用途的人。透過望遠鏡,他發現了太陽黑子、月球上的山脈深谷、四顆木星衛星和金星的相變 (phases of Venus)。在物理學方面,他發現了物件下墜的定律及拋物線運動等。一六三二年,他把觀測結果總結及出版,但卻跟當時教會的論調嚴重抵觸,翌年他被迫宣誓放棄自己的理論及被判無限期軟禁。

法布里求斯父子 (Fabricius, David (1564-1617) & Johannes (1587-1616))

法布里求斯父子 (Fabricius, David (1564-1617) & Johannes (1587-1616))
德國天文學家。大衛.法布里求斯生於德國的埃森斯(Esens),是德國西北部東弗里斯巴達(East Frisi)小鎮亞里斯(Osteel)的路德會牧師,同時也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的通訊員,並且在一五九六年發現第一顆變星(鯨魚座內的 Cetus)。一六一一年初,還是大學生的約翰尼斯.法布里求斯由荷蘭帶了兩具望遠鏡回國。他父子倆便利用望遠鏡觀測天空和太陽黑子,並發現黑子隨太陽轉動。隨後,約翰尼斯寫了一篇有關太陽黑子的短文《De Maculis in Sole Observatis, et Apparente earum cum Sole Conversione Narratio》( 解說太陽上觀測到的黑點及其跟隨太陽的轉動)。約翰尼斯於一六一六年去世,當時不過二十九歲。翌年,他的父親也因被一名農民襲擊而身亡。

布魯諾 (Bruno, Giordano)(c. 1548 - 1600)

布魯諾 (Bruno, Giordano)(c. 1548 - 1600)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哲學家及詩人,出生於意大利拿坡里 (Naples) 附近的 Nola,原名 Filippo,後加入聖多明尼克教時改名 Giordano,並學習亞里士多德學派哲學和 Thomistic 神學。布魯諾是個愛獨立思考而又性格激烈的人。一五七六年為著逃避他人對其學術上的控訴而開始他的流浪生涯。其間他到過日內瓦、土魯斯、巴黎和倫敦。在倫敦他逗留了兩年 (一五八三至一五八五年),並且在法國領事的保護下與英國詩人 Sir Philip Sidney 為伍,這也是他著作最豐的時期,其中包括《Ash Wednesday Supper》、《On the Infinite Universe and Worlds》及對話錄:《On the Cause, Principle, and Unity》和《TheHeroic Furori》等。一五八五年,布魯諾重返巴黎,並到歐洲各地出版著作。後來他應威尼斯貴族 Giovanni Moncenigo 之邀返意大利當其私人老師。一五九二年,他因 Moncenigo 告發而被天主教宗教法庭控以異端邪說罪 - 挑戰教會對宇宙起源和結構的教義 。在經過八年監禁後,布魯諾始終拒絕放棄自己的信念,結果在羅馬百花廣場 (Campo dei Fiori) 的火刑柱上被燒死。 直至十九世紀末,一座彫像矗立於布魯諾殉難的地方,象徵人類對自由思想的肯定。布魯諾相信宇宙是無限的,上帝則是全宇宙的靈魂,一切有形之物不過是一無限原則的表徵而已。今天,布魯諾被尊崇為現代哲學的先驅。

第谷 (Tycho, Brahe)(1546 - 1601)

第谷 (Tycho, Brahe)(1546 - 1601)
丹麥天文家,出生於瑞典南部的 Knudstrup (後成為丹麥的一部份) 。第谷出身貴族家庭,畢生致力於天文學觀測,年青時在德國修讀法律及哲學時發現當時的「標準天文圖表」中有重大錯誤並著手修正。一五七二年,他發現了一次位於仙后座內的超新爆發。一五七六年,他接受丹麥及挪威國王 Frederick II 的資助建立天文台,開始其後長達二十年的天文觀測工作。一五八八年,Frederick II 駕崩,Christian IV 繼位並撤回給予第谷的資助。一五九七年,他接受羅馬教皇 Rudolf II 的邀請及資助在布拉格建造一座全新的天文台。但在天文台竣工前,第谷卻因急病逝世。
在天文學理論方面,第谷既不接受托勒密的宇宙模型,也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他把兩者揉合為一,創出自己的理論。在第谷的理論裡,五顆當時已知的行星皆環繞太陽運行,而太陽又連同整個系統環繞地球運行。雖然第谷的行星運動理論並不正確,但他一生所累積的豐富天文觀測資料卻促成了正確行星運動理論的誕生。一五九九年,第谷聘請了克卜勒作助手,在他死後,克卜勒繼承了第谷的職位並整理其遺下的觀測資料,後來更藉此得出三條著名的「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格雷果里十三世 (Gregory XIII)(1502 - 1585)

格雷果里十三世 (Gregory XIII)(1502 - 1585)
羅馬教皇 (公元一五七二年至一五八五年),出生於意大利波隆那的 Ugo Buoncompagni。他原是一位著名的神學家,一五六四年被封為樞機主教,並於 Pius V 逝世後接任成為教皇。上任後他制定了新的教會規章,大量撥款興辦教育、建學校、修築教宗皇宮 (papal palace),又在羅馬的 Quirinal 山上給意大利國王和政府首長興建堂皇的府邸。他極力宣揚反新教的訊息,又嘗試組織反新教的聯會,更協助西班牙國王菲臘二世 (Philip II) 攻打以新教徒為主的荷蘭。他種種保障羅馬教廷權威的努力在歐洲遭到普遍的失敗,只在荷蘭南部、波蘭、奧地利、巴伐利亞及德國部份地區收到一些成效。而格雷果里十三世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革新曆法,他所提倡的「格雷果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一直源用至今。

哥白尼 (Copernicus, Nicolaus)(1473 - 1543)

哥白尼 (Copernicus, Nicolaus)(1473 - 1543)
波蘭天文學家,出生於波蘭的 Thorn。他提出著名的「日心說」,認為太陽靜處於宇宙的中心,而所有行星皆循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哥白尼從沒有把自己的研究及學說公開,直至一五四三年五月廿四日,即他死前三天,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才告問世。

烏魯伯格 (Ulugh Beg)(1394-1449)

烏魯伯格 (Ulugh Beg)(1394-1449)
蒙古天文學家,帖木兒的孫,曾是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一四四七至一四四九年)。他在首都撒馬爾罕 (Samarkand) 建造了一座天文台,擁有世界上最大,半徑達四十米的象限儀,其弧上的刻度一毫米對應於五角秒。一四四七年,他編算出著名的《古拉干曆數書》(又稱《烏魯伯格天文表》),其中包括一部包含一千零一十八顆恆星的星表,星表是烏魯伯格等人通過長期實際觀測,修改托勒密的星表而成的,同時也是伊巴谷以後第一份獨立的星表,其精度在第谷星表問世前是首屈一指的。另外,他也撰寫詩篇和歷史文章。烏魯伯格篤信占星學,相傳他根據占星預言,得知自己將被兒子所殺,於是把兒子放逐。其子對此十分惱怒,結果發動叛變,並於一四四九年殺害了父親。

王恂 (Wang Xun)(1235-1281)

王恂 (Wang Xun)(1235-1281)
中國數學家及天文學家,元代中山唐縣(今河北省唐縣)人,字敬甫。幼年在家隨父學習數學及天文,後與郭守敬一起追隨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一二七六年奉命修改曆法,與郭守敬共同組織太史局,王恂任太史令,負責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在《授時曆》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不下於郭守敬。

郭守敬 (Guo Shoujing)(1231 - 1316)

郭守敬 (Guo Shoujing)(1231 - 1316)
中國天文學家,元順德邢台人,字若思。他認為制定曆法的基本在於觀測天象,而觀測天象非以儀器輔助不可,故此他一生創製了十三種觀天儀器﹔其中包括「巨型圭表」、「簡儀」、「景符」及「窺几」等。同時,他又建造「元觀星台」,創立「垛疊招差勾股弧矢」的推算方法。他先仔細觀測,再以精密計算,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而他的方法則沿用了達四百年之久,可以說是集古法的大成。另外,他又焚毀陰陽書,破除迷信,一洗古來占驗的浮說,使天文學納入正軌。湯若望更尊稱他為中國的第谷

納西爾.艾德丁.圖西 (Nasir al-Din al-Tusi)(1201-1274)

納西爾.艾德丁.圖西 (Nasir al-Din al-Tusi)(1201-1274)
阿拉伯學者,生於伊朗的圖西,曾就學於當時著名學者伊本.尤尼斯。先後到過圖西、巴格達、庫赫斯坦等地,後來定居馬拉格。納西爾.艾德丁是阿拉伯的一位百科全書式學者,著有天文、三角、幾何等多方面的著作。他所著的《論四邊形》一書在三角學發展上享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書中包含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六條基本公式,並指出用現今所謂的極三角形來解更一般的三角形的方法。他的工作使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系統化,並獨立於天文學。他另一部著作《歐幾里得的敘述》是一部關於幾何學的書,其中指出了歐幾里得的第五公設與「矩形存在命題」之間的關係。此外,他還著有天文學、礦物學、醫學、邏輯學等方面的書,也翻譯並注釋了許多古代經典著作。這些工作在當時影響很大,然而歐洲人要到十五世紀才得悉納西爾.艾德丁的這些傑出的工作成果。

查爾卡 (Al Zargali)(?-1100)

查爾卡 (Al Zargali)(?-1100)
阿拉伯天文學家,是西阿拉伯學派的傑出代表。一零八零年,他編制了《托萊多天文表》,在歐洲廣泛使用了近二百年,直到十三世紀方由《阿方索天文表》所代替。另外,他還著有《論太陽的運動》、《星盤》及《論行星天層》等著作。《論太陽的運動》中記載了查爾卡歷時二十五年的天文觀測結果,其中包括發現太陽遠地點每二百二十九年在黃道上移動一度;而《星盤》則詳細介紹了阿拉伯人常用的天文儀器 - 星盤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在《論行星天層》中,查爾卡用演繹法論証了水星該按橢圓形軌道運行,否定了托勒密以「本輪」、「均輪」等來解釋水星運動的模型。從此,西阿拉伯學派的天文學家大都對托勒密的「本輪」、「均輪」體系持否定態度。

韓公廉 (Han Gonglian)

韓公廉 (Han Gonglian)
中國天文學家,宋吏部守當官,精通《九章算術》,常以「勾股法」推考天度。與蘇頌合製「水運儀象台」,又撰寫《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一卷,並製造「木樣機輪」一座。

蘇頌 (Su Song)(1020 - 1101)

蘇頌 (Su Song)(1020 - 1101)
中國天文學家,北宋泉州南安人,字子容。宋元祐初年 (一零八六年前後) 曾製造多種天文儀器,其中包括「水運儀象台」﹔又撰寫《新儀象法要》,載有「紫微垣」、「四方中外官」、「北極」及「南極」等四圖。南宋以後,該書鮮有流傳。明朝錢曾有藏本,後被收入《四庫全書》內。

蘇菲 (Al Sufi)(903-986)

蘇菲 (Al Sufi)(903-986)
伊斯蘭天文學家。他出版了《恆星星座》一書,此書是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傑作之一,書中給出了四十八個星座中每顆恆星的位置、星等和顏色,並進行了星名鑒定,列出了阿拉伯星名在托勒密體系中的名稱,而且附有兩輻星圖和一份列有恆星的黃經、黃緯和星等的星表。書中對許多星名的鑒定,大大豐富了天文學術語,不少星名為當今世界所通用。

南宮說 (Nangong Shui)

南宮說 (Nangong Shui)
唐太史丞。唐中宗時,他奉命制定曆法,並於唐景龍年間 (七零七至七零九年) 完成「乙巳元曆」。南宮說所採用的方法中有黃道而無赤道,推五星先步定合,加伏日以求定見。其原理跟李淳風的相類似,分別只在於平合加減差。後唐睿宗即位 (七一零年),他便被免職。

梁令瓚 (Liang Lingzan)

梁令瓚 (Liang Lingzan)
唐率府兵曹參軍。唐開元九年,高僧一行制定新曆法,由他協助製造黃道銅運儀,所作日道月交,都和自然契合。另外他還製作了很多精巧的天文儀器。

一行 (Seng Yixing)(673 - 727)

一行 (Seng Yixing)(673 - 727)
中國高僧,唐魏州昌樂人,俗姓張名遂,張公謹之孫,死後諡號大慧禪師。曾與南宮說等人發展中國首次大規模天文大地測量,証明「千里差一寸」之說是錯誤的﹔又與梁令瓚製造「水運渾天」﹔其著作有《大衍曆》、《大日經疏》及《華嚴海印懺儀》等。

李淳風 (Li Chunfeng)(602 - 670)

李淳風 (Li Chunfeng)(602 - 670)
中國天文學家,唐岐州雍人。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天曆算,編著《晉書五代史天文律曆志》、《己巳占》等書,又制定《麟德曆》(即《甲子元曆》) 及製造「渾天儀」。唐太宗時候,累官至太史令,後因功封為昌樂縣男。

張衡 (Zhang Heng)(78 - 139)

張衡 (Zhang Heng)(78 - 139)
中國天文學家、文學家及藝術家,東漢西鄂人,字平子。少年時代致力於文學,曾花十年時間,寫成《二京賦》,藉以諷諫當時的奢侈,傳誦於世。三十歲後開始從事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三十八歲由郎中遷任太史令,後任尚書。張衡創立「渾天學說」,製作「渾天儀」,發明「候風地動儀」,又編著《靈憲》,當中提出很多天文學方面的精闢見解。崔瑗替他撰說:「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

托勒玫 (Ptolemy)(100 - 170)

托勒玫 (Ptolemy)(100 - 170)
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及地理學家,可能出生於希臘,但他的名字顯示他既居於埃及,同時又是羅馬公民﹔實際上,他確長期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卓城 (Alexandria) 。一四零年,托勒玫出版他的著作 ("Mathematike Syntaxis"),後被翻譯成阿拉伯文,稱為《Almagest》(《天文學大成》)。其中托勒玫提出了完整的「地心說」(Geocentric theory of the Universe),他運用更成熟的數學方法修改了原本地心模型。當中每顆行星在其細小的圓形軌道(本輪﹔epicycles)上運行,而本輪圓心又在個別的大圓形軌道 (均輪﹔deferents) 上繞地球轉動。與伊巴谷的見解相似,托勒玫把地球安放在稍為偏離均輪圓心的地方。另外,為了解釋為何金星和水星總是以晨星或昏星的姿態出現,他又把地球和太陽以一條無形直線連在一起,再限制金星和水星的本輪圓心須永遠落在這條直線上。托勒玫的宇宙觀與觀測結果大致相符,但細小誤差卻隨時間不斷累積。
另外,托勒玫亦對數學,尤其在三角學上作出貢獻,並把他的理論運用到「等高儀」(astrolabe) 及「日晷」(sundial) 的製作上。托勒玫同時又對光學及地理學進行研究,提出「經」、「緯」度概念,對後世影響深遠。

耿壽昌 (Geng Shouchang)(73 BC - 49 BC)

耿壽昌 (Geng Shouchang)(73 BC - 49 BC)
中國天文學家,漢宣帝時代大司農中丞,賜爵關內侯,刪補九章算術。他和落下閎所製的「渾天儀」 (即天球儀) 是歷史記載中最早的渾象。

落下閎 (Luoxia Hong)

落下閎 (Luoxia Hong)
中國天文學家,漢巴郡閬中人(閬中在今四川巴中縣西邊),復姓落下,字長公,隱居於落亨。

甘德 (Gan De)

甘德 (Gan De)
中國天文學家,戰國時楚國人。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魏國人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書裡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位置已被測定,是世界最早的恆星表。書裡還記錄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運行情況,並指出了它們出沒的規律。

石申 (Shi Shen)

石申 (Shi Shen)
中國天文學家,戰國中期大梁人。據《史記正義》所引梁朝阮孝緒《七錄》,可知他原著有《天文》八卷,屬天文星象類,其中測定的恆星有一百三十八座,共八百顆。《史記天官書第五》稱石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米鹽(即細致入微)。」可見其功力之深厚。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戰國時期,能取得這樣大的成果,實在難能可貴。他與戰國時的甘德和商朝的巫咸三人是中國星表的最早編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學的始祖。他們對恆星進行有系統的觀測,比歐洲的阿里斯拉魯斯與鐵木查理斯還要早六十餘年,在世界天文史上佔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為石申對天文學的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就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

索西澤尼 (Sosigenes)(ca. 90-unknown BC)

索西澤尼 (Sosigenes)(ca. 90-unknown BC)
希臘天文學家及數學學家,說服凱撒 (Julius Caesar) 於公元前四十六年訂立「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即每年為三百六十五日,每過三年便有一潤年,日數為三百六十六。

伊巴谷 (Hipparchus)(c. 190 - 120 BC)

伊巴谷 (Hipparchus)(c. 190 - 120 BC)
希臘天文學家,出生於 Bithynia 的 Nicaea (即現在土耳其的 Iznik),被認為是當時希臘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的研究非常準確,並深深影響後來另一位天文學家托勒密。托勒密把伊巴谷的研究成果都收錄在自己的鉅著《天文學大成》("Almagest") 內。伊巴谷把自己對天體的研究跟早期天文學家的結果比較而發現歲差 (Precession)。他計算的回歸年長度,結果跟現代測量所得相差不過六分半鐘。另外,他提出以經緯度來標示位置,又繪製星表及星圖,並計算了差不多一千顆行星的亮度。而他的三角弦表更成為現代三角學的基礎。

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c. 276 -c. 196 BC)

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c. 276 -c. 196 BC)
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及詩人,出生於 Cyrene (即現在利比亞的 Shahhat)。希臘詩人 Callimachus 是他其中一位老師。約在公元前二四零年,他開始主理位於亞歷山大的圖書館。埃拉托斯特尼曾透過量度夏至日正午於 Syene (現在埃及的阿斯安) 及亞歷山大兩地的日影偏差,再利用三角學來推算太陽跟地球間的距離和地球的圓周。他又嘗試計算黃道的斜角,誤差不過七角分。另外,他又編製了一個包括六百七十五顆星的星表 (現已佚失)。而他最重要的貢獻則是在地理學中提出有系統的論說。埃拉托斯特尼後來失明,並於亞歷山大絕食而死。

阿利斯塔克 (Aristarchus of Samos)(c. 310 -c. 250 BC)

阿利斯塔克 (Aristarchus of Samos)(c. 310 -c. 250 BC)
希臘天文學家,是第一個主張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人,但他的主張只記載於亞基米德 (Archimedes) 的著作中。在他唯一留傳後世的著作《On the Dimensions and Distances of the Sun and Moon》裡,他論述了如何估量太陽和月亮跟地球間的相對距離,但由於缺乏精密的儀器而得不到正確的結果。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384 - 322 BC)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384 - 322 BC)
希臘哲學家及科學家,出生於 Macedonia 的 Stagira 。亞里士多德跟柏拉圖 (Plato) 及蘇格拉底 (Socrates) 同為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父親是宮廷裏的醫師。十七歲那年,他到雅典的柏拉圖學院 (Plato's Academy) 就讀。在那裏他逗留了二十年,並由學生晉升為老師。公元前三四七年,當柏拉圖逝世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他朋友 Hermias 管治的地方 - 小亞細亞 (Asia Minor) 的 Assos,充當Hermias 的顧問,並娶了Hermias 的外甥女,誕下女兒 Pythias。公元前三四五年,當 Hermias 被波斯人俘虜及殺害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 Macedonia 的首都 Pella。在那裏他擔任國王幼子 - 將來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 的老師。公元前三三五年,亞歷山大登基,亞里士多德便回到雅典並建立自己的學校 - the Lyceum。由於師生們都很喜歡在廣場上散步時討論學術問題,Lyceum 又被稱為「遊方學校」(Peripatetic school)。當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三二三年逝世後,在雅典出現強烈的反 Macedonia 人情緒,故此亞里士多德便退休回到祖國的 Euboea,並於翌年逝世。
亞里士多德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著作蓋涵了不同類型的題材。三本古代書表顯示他的作品超過一百七十種。跟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出版對話錄 (Dialogues),不過除了被後期作家所節錄的部分外,其它全都散失了。他也曾經綜合總結其它哲學家的觀點,並於不同範疇的著作 - 如音樂、光 學和諺語書 - 中被引述,但當中亦只有少量資料得以流傳下來。然而,在 Lyceum 學校內則保存有很多未經出版的亞里士多德手稿作為課程教材的基本,這些手稿後來經過收集和整理,由曾任 Lyceum 校長的 Andronicus of Rhodes 給每篇文章一個命題,於亞里士多德逝世後二百年編輯成綜合本,致使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成為後來西方哲學歷史的基礎。
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以邏輯學論文為首,稱為 "Organon" (意思是明白哲學理論基礎的工具)。其次是關於大自然的文章,其中在《物理學》("Physics") 中,他指出了解釋自然世界的原理。亞里士多德又對自然世界的各方面進行詳細研究,包括動物解剖、大自然中的創生及腐化過程以至天文及氣象學等。還有,亞里士多德曾在一系列名為 "Ta Meta ta Phusika"(即現稱 Metaphysics - 形而上學)的文章中稱存在哲學為第一哲學 ("First philosophy")。另外,亞里士多德又把他在道德學上的著作留給他的兒子 Nicomachus,故又稱為 "Nicomachean Ethics"。亞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還包括 《the Rhetoric》,《the Poetics》 及 《the Politics》等,但這些著作大都已殘缺不全了。
在天文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是一個有限大的圓球體,而地球則處於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央部份由四種原素所組成,它們分別是泥土(Earth)、空氣 (Air)、火 (Fire) 和水 (Water)。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中,四種原素都有各自的「恰當位置」(Proper Places) ,而「恰當位置」則由原素的重量所決定。每種原素均自然地以直線 - 泥土向下而火向上 - 移向自己的「恰當位置」,然後停下來。故此地球上的運動都是直線進行和終會停止的。相反,天空上的物體則無休止地循複雜的圓形軌道運動,並由第五種原素 - 「以太」(ether) - 所構成。由於「以太」的超然地位,除了在運動中的位置改變外,「以太」是永恆不變的。另外,亞里士多德又認為較重物體的下墜速度會比較輕物體的快,這個錯誤觀點要俟到十六世紀,當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 (Galileo) 從比薩斜塔上擲下兩個不同重量圓球的實驗中才被推翻。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c. 582 -c. 500 BC)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c. 582 -c. 500 BC)
希臘哲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希臘的薩摩斯 (Samos)。畢達哥拉斯深受早期哲學家泰勒斯、安約西曼 (Anaximander) 及 Anaximenes 的影響,對 Polycrates 的專橫感到不滿,因而被逐出薩摩斯。約於公元前五三零年,他逃到意大利南部一個希臘殖民地克羅多尼 (Crotona),在那裏他創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 一個集宗教、政治和哲學意向於一身的學派。畢達哥拉斯的哲學思想只能從他學生的作品內體驗出來。「畢達哥拉斯學派」崇尚神秘主義,與 Orphism 相似,規定學生服從、沉默、戒食、素衣和經常自我檢討,同時他們亦相信生命不死和轉世。畢達哥拉斯認為自己是 Trojan War 裏的戰士 Euphorbus, 因獲特權所以可以保留前生的記憶。
在眾多數學概念中,「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對基數和偶數、質數和正方形數這些數字理論 (Number Theory) 題目的研究最為重要。從這算術觀點出發,他們認定數字是所有分數、秩序和宇宙和諧的本源。他們把數學當作科學的基本,又發現畢氏定理,對幾何學作出重大貢獻。

泰勒斯 (Thales)(c. 625 -c. 546 BC)

泰勒斯 (Thales)(c. 625 -c. 546 BC)
希臘哲學家,出生於小亞細亞 (Asia Minor) 的米利都 (Miletus)。泰勒斯被譽為希臘哲學的始祖,亦是『希臘七賢』之一。他最廣為人熟悉的是準確地預測到公元前五百八十五年五月廿八日發生的日蝕。他又把幾何學引入希臘,並認為一切萬物皆源自水,最後也歸於水。在泰勒斯以前,人們對於宇宙的理解是神話式的,而泰勒斯專注在基本物質的概念則標誌著科學思想的誕生。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