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你們讀歷史,舉凡國家要滅亡,都是內部先出問題,先壞在自己身上。唐太宗,他那麼能,也是亡在內部。】

多言傷人 

多言傷人 
【古人有言:「多言傷人」說好話說多了,好話也傷人。所以「言多必失」。佛家言沈默,孔子也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口為禍福之門,「口」是出大毛病處啊!】

功夫要精勤 

功夫要精勤 
【讀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你們《四書》都快讀完了,功夫如何呢?……你們要把肚子當圖書館,讀過的書,都要裝在肚子裡,如果把書裝在皮箱裡,大水一來,書被流走了,學問又在哪裡呢?】

注意因果 

注意因果 
【不論在公家機構或私人機關,領薪水,要注意因果。盡責了,則對得起這份薪水。若是義務的也要盡力,不可因義務而不盡心,這些都有因果。即便是說一句話,也是有因果,不可不慎。】

居仁由義 

居仁由義 
【國家的好壞就在你們身上,須知萬法唯心造,你們若心事明白,作為純正,在社會上,處處公道,不作私弊,有了這二條,就能辦出好事。】

做對社會有益之事 

做對社會有益之事 
【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利益的,我就幹。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害的,我就不幹。我不管它,這件事情是流行不流行。現在是流行搶銀行、要紅包……,這事我絕對不幹。那麼,見洋人叫洋爸爸,我怎麼也不幹。活著我是一個中國人,死了我也是一個中國鬼。你查查中國曆史,凡是念書的,都有點骨子。即使是畜生還有這樣子的。大家須知道,狐狸死在遠處,跑不回來,它倒下來時,頭的方向,必得朝向它的窩,這樣死得纔瞑目。不沖著它的窩,是死也不瞑目,畜生尚且如此啊!】

失學

失學
【你們都是失學的一代,要更用心好好地學,並且要發心教導下一代,否則他們更可憐,中國文化一點也銜接不上。……想要中國再延續下去,必得落實中國文化。……凡是中國人都要讀中國的歷史。】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古德里克 (Goodricke, John)(1764-1786)

古德里克 (Goodricke, John)(1764-1786)
英國天文學家及化學家,出生於英國的約克,父親亨利.古德里克在荷蘭擔任外交工作。古德里克自幼嚴重失聰,根本聽不到聲音,所以也無法學懂說話。他父親把送他進愛丁堡一間供失聰兒童就讀的學校 - Braidwood 學院 - 接受教育,而失聰作家塞繆爾.莊臣也因此成為古德里克的老師。古德里克在學校裡的表現非常不俗,後來更轉到沃林頓學院讀書。沃林頓學院是英國北部不信奉國教的著名學院,學費非常昂貴,也沒有特別為聾人提供任何服務。但古德里克抱負很大,而他富裕的家庭環境也令他能應付高昂的學費支出。
約翰.古德里克在多個領域都相當成功。他以由眼鏡鏡片製造的簡陋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又聽取其知心朋友愛德華.Pigott 的意見,對英仙座的 b 星 - 「惡魔星」(Algol) - 作有系統的研究。他對「惡魔星」光度轉變的可能成因作出深入的解釋,令一些著名天文學家也感到驚訝。基於興趣,他繼續研究雙星並寫了一本名為《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書,內容是關於他對「惡魔星」、仙王座 d 星和許多其它恆星進行觀測的結果,其中寫道﹕「發現位於美杜沙頭部的光亮星(即「惡魔星」)的光度轉變週期,並進行一連串觀察」。

龐斯 (Pons, Jean-Louis)(1761-1831)

龐斯 (Pons, Jean-Louis)(1761-1831)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Peyre。龐斯自幼家貧,只接受過基本教育。一七八九年,他在馬塞的天文台負責看守天文台,並按照觀測者的指示進行有關天文的工作。由於龐斯勤奮聰慧,故此不久便獲准自行使用儀器進行觀測。他對恆星的分佈有過人的記憶力,所以觀測範圍內輕微的轉變都能夠察覺到。一八零一年,龐斯展開他搜尋新彗星的生涯,直至一八二七年,他差不多每隔一年便發現一顆新彗星。
一八一三年,龐斯獲升職為助理天文學家,五年後更成為助理台長。同年,他因發現三顆彗星而獲巴黎科學學院頒發「拉朗德獎」 (Lalande Prize)。龐斯懷疑他所發現的三顆彗星中,其中一顆已由恩克 (J. F. Encke) 在一八零五年發現,並把自己的想法向恩克提出。恩克因此著手計算該彗星軌道資料並發現它的週期為 3.3 年,同時亦估計彗星會於一八二二年回歸。結果,呂姆克 (K. Ruemker) 於澳洲看到該顆預期的彗星。這顆彗星被命名為「恩克彗星」﹔但恩克自己卻經常把它稱做「龐斯彗星」。
龐斯一生發現或曾參予發現的彗星共有三十七顆。一八二七,龐斯的視力開始衰退,四年後更完全停止了觀測工作。一八三一年十月,龐斯於佛羅倫斯去世。為紀念龐斯,天文學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奧伯斯 (Olbers, Heinrich Wilhelm Matthaeus)(1758 - 1840)

奧伯斯 (Olbers, Heinrich Wilhelm Matthaeus)(1758 - 1840)
德國醫生及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Abergen (今不來梅的一部分)。他於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畢業後便在不來梅一帶行醫。一七七九年 ,他發現了一個至今仍被天文學家採用的彗星軌跡計算方法。奧伯斯一生發現了好幾顆彗星,第一顆於一八一五年發現並命名為「奧伯斯彗星」。他又在一八零二年及一八零七年分別發現兩顆小行星 - 智神星 (Pallas) 和 灶神星 (Vesta)。他認為小行星是一顆原本環繞太陽運行的大行星分裂而成的。一八二六年,他提出「奧伯斯佯謬」(Olbers' paradox) ,指出若宇宙是無限的,而當中的恆星分佈又是到處均勻的話,則整個天空無論日夜都該像太陽般光亮。這個佯謬要直待到發現可見宇宙是有限 (半徑可能不超過二百億光年) 後才獲得解釋。

拉普拉斯 (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1749 - 1827)

拉普拉斯 (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1749 - 1827)
法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法國的諾曼第 (Normandy)。他的主要工作是發展數學方式來分析牛頓的引力理論。利用引力理論,拉普拉斯成功解釋了太陽系內各行星的運動。他又証明這些運動是穩定的,其他外來物體 - 如彗星等 - 所引起的微擾只是暫時性的。在一七九九至一八二五年期間,他編寫了五部論著,有系統地記錄了他畢生在引力理論方面的數學研究工作。

皮亞齊 (Piazzi, Giuseppe)(1746-1826)

皮亞齊 (Piazzi, Giuseppe)(1746-1826)
意大利天文學家,出生於逢泰因瓦爾泰利納 (Ponte in Valtellina)。他在米蘭穿上 Theatines 的修士服並於聖安東尼奧 (San Antonio) 修道會完成修士見習期。他遵從教廷的命令往米蘭、都靈、羅馬和熱那亞的學院讀書。並在眾導師如蒂拉博斯基 (Tiraboshchi) 、貝卡尼亞 (Beccaria) 、 Le Seur 和雅基那 (Chiarmonti) 的教導下培養出對數學和天文學的興趣。有一段時間,皮亞齊在熱那亞教授哲學,後來轉往新建的馬爾他大學教授數學。一七七九年,他在羅馬成為神學的教授,並於翌年到巴勒莫 (Palermo) 學院出任高等數學教授一職。一七八九年,皮亞齊在卡拉馬尼利 (Caramanico) 王子 Vicerory of Sicily 的資助下成立天文台,並分別於一八零三及一八四一年出版恆星目錄。
一八零一年,當皮亞齊在觀察一顆在早期編制目錄中有記載的小恆星時,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 - 谷神星。可是他只能夠進行了三次觀測﹔後適逢高斯 (Gauss) 剛想出如何利用數學方法計算小行星的軌道位置,致使谷神星的發現得以被證實。而為了表揚皮亞齊的貢獻,第一千顆被發現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赫歇爾 (Herschel, Sir William)(1738 - 1822)

赫歇爾 (Herschel, Sir William)(1738 - 1822)
德裔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漢諾威 (Hannover)。他本是個音樂教師及風琴演奏家,但他把所有餘暇都花在天文學研究和數學上。一七八七年,他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並以當時英王喬治三世命名,現在這顆行星稱為天王星。後來他又發現土星的衛星及繪製了一個包括超過八百顆雙星的星表。一八一六年,赫歇爾因天文學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

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1730 - 1817)

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1730 - 1817)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法國的 Badonviller。他繪製了一個星表來區分彗星和星際間朦朧的物體,稱為「梅西爾星團星雲表」,而他在星表中所制定的星體編碼則一直沿用至今。

帕利奇.約翰 (Palitzsch, Johann)(1723-1788)

德國農夫及天文學家,於一七五八年再次發現哈雷彗星。一七九一年六月六日,他觀察金星凌日,並留意到在凌日開始和結束時出現在金星和太陽之間的能帶,即是所謂的 "Black Drop Effect",由此證明金星是有大氣層的。另外,他又發現大陵五 (Algol) 的光度轉變週期是兩天二十小時五十三分。

賴特 (Wright, Thomas)(1711-1786)

賴特 (Wright, Thomas)(1711-1786)
英國天文學家。一七五零年,他提出銀河系是一個碟型的恆星系統,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差不多是中心的位置。賴特對星雲也感興趣,他認為星雲是類似銀河系的恆星系統,但距離我們非常遙遠。

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Mikhail Vasilyevich)(1711 - 1765)

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Mikhail Vasilyevich)(1711 - 1765)
俄羅斯作家和科學家,出生於俄羅斯的 Denisovka (在 Arkhangel'sk 附近,現稱為羅蒙諾索夫),被認為是俄羅斯科學的始祖。 一七五五年,他協助籌建莫斯科國立大學。五年後,他出版第一本俄羅斯歷史書。羅蒙諾索夫摒棄了當時流行的物質理論,率先研究氣體動力理論,並成為第一位成功量度水銀冰點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在金星凌日中發現金星擁有大氣的人。

布拉德雷 (Bradley, James)(1693 - 1762)

布拉德雷 (Bradley, James)(1693 - 1762)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 的 Sherborne,畢業於牛津大學的 Balliol College。一七二九年,他宣布了關於恆星像差和光行差的發現及理論,同時,他又發現了「章動」(nutation) 現象 - 地球自轉軸的擺動。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工作期間,布拉德雷進行了很多極度準確的觀測,這些觀測結果對後來的天文學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一八一八年,德國天文學家貝塞耳 (Bessel, Friedrich) 利用布拉德雷的觀測結果來計算恆星的位置,從而編製成一個精細而詳盡的星表。

哈雷 (Halley, Edmund)(1656 - 1742)

哈雷 (Halley, Edmund)(1656 - 1742)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倫敦。他在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後受牛頓理論的激發而對天文學產生興趣。他是第一位嘗試計算彗星軌跡的科學家,又鼓勵牛頓撰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並於一六八七年替牛頓出版這部驚世鉅著。一七二一年,哈雷被委任為御用天文學家並開始了其後十八年對月球環繞地球運行的研究。哈雷最著名的著作《彗星天文學概論》("Astronomiae Cometicae Synopsis") 在一七零五年出版,其中他引用了牛頓的運動定律,加上從觀察彗星所得來的資料,再利用數學推算出彗星是循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一七五八年,「哈雷彗星」(Comet Halley) 的回歸證明了哈雷關於彗星的理論是正確的。